科技成果库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LIBRARY

交替式内循环好氧生物反应器(AICS)

发布日期:2019-12-21    |    浏览:

企业名称: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应用领域
新能源与节能
应用行业
能源/电力
合作方式

技术入股

技术详情

   AICS工艺是在吸收许多优秀工艺优点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主要创新在以下几点:
   1.系统地提出能够同时去除多种污染物的交替式内循环活性污泥工艺,并通过实践中的改进,形成了完整的工艺体系。AICS工艺不但可完成碳、氮和磷的同时去除,而且在适用范围上,既可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中应用,也可在大流量污水处理厂应用;
   2.创造性地采用内循环系统和结构优化提高了系统的池容利用率AICS工艺采用四池结构,两个中沟同时曝气的结构形式与三池的UNITANK系统相比,池容利用率提高了18%,提高了反应的有效体积,提高了工艺的去除效率;AICS工艺增加了高效内循系统使得反应器内污泥分布更加均匀,在结构改进的同时,从运转的角度看反应器池容利用率提高了10~15%;
   3.首次利用动态沉淀理论的指导,结合设备的优化,解决了反应器的沉淀问题,采用动态沉淀理论指导AICS反应器的设计,提高了沉淀区表面负荷,比传统设计值高50%以上,减少了沉淀区容积和沉淀时间;
   4.利用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进行反应器的设备化,解决了AICS反应器在大流量上的应用问题。本工艺设计的单体反应器处理能力达到了6000m³/d,实践证明该反应器运行良好。与其他改进SBR工艺相比,最大单体处理能力提高了2~3倍。
经过专家评审,AICS工艺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案例描述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50%,估算投资为5000亿元。我国“十五”期间在水污染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将超过2700亿元以上。在“十五"期间,全国新增污水处理设施约1000座,日处理能力约2600万吨。尽管如此,水环境治理的压力仍然十分巨大,其中资金匮乏是制约今后水污染治理的根本因素。采用先进经济的污水处理工艺是解决污染治理资金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针对我国城镇污水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和资金短缺的矛盾问题,本研究在对传统SBR、三沟氧化沟和UNITANK等工艺深入分析基础上,形成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交替式内循环活性污泥工艺( Alternated Inter Cyclic System,AICS)。AICS工艺可适应高中低不同处理负荷,结合不同的结构和运行模式可同时完成多种污染物的去除,从而形成完整的工艺体系。AICS工艺的开发具有首创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AICS工艺具有曝气沉淀一体化,占地面积少,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污泥分布均匀,池容利用率高,沉淀效果好,兼有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的特点。与传统工艺相比,无论是在反应器的机构形式上,还是在处理机理上,都发生了改变,是对传统处理工艺的一次变革。
   AICS工艺是在吸收诸多工艺优点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可满足严格污水处理要求的先进污水处理工艺之一,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AICS工艺在北京、山东、新疆、吉林等地十多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得到应用,总处理能力达到70万吨/天,其中AICS反应器部分投资约1亿元,仅AICS反应器就为国家节省投资约三干万元。运行费用低于传统工艺0.05~0.08元/吨污水。创造了良好的效益。
AICS工艺反应器一般是由四个池子并列排列组成,成一定对称分布,各反应池间设置有连
通孔,水流从一侧池中注入,经池子间连通孔环形绕行流动,从另一侧分离出,AICS工艺中间两个池同时曝气,两个边沟交通出水,形成连续出水系统,以降解有机物为主。
   根据脱氨和除磷需要,在工艺中,增加了厌氧段和缺氧段,在适当的负荷条件下,进行脱氮除磷工艺的布置。

适用对象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