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库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LIBRARY

河北省棉花生态地质地球化学比配与优质施肥技术应用

发布日期:2019-12-29    |    浏览:

企业名称:河北省农林科学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应用领域
电子信息 生物与新医药 航空航天 新材料 新能源与节能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应用行业
能源/电力
合作方式

技术入股

技术详情

  本项目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和区域地球化学评价的基础上,将生态地质成果应用于农业领域,选择河北棉区具有代表性县,采集土壤、棉花、地下水和地表水样品,分析土壤13种大中微量元素全量和有效态含量,棉花纤维品质8个指标,灌溉水9个指标,收集了多年气象数据,共获得有效数据1.44万个。重点开展了河北省棉花纤维品质评价,生态地质地球化学基础及与棉花品质的关系,优化棉花品质布局,结合三年三点定位试验,形成了河北省棉花生态地质地球化学比配与优质施肥技术。经过5年攻关,取得以下创新成果:
  1、针对河北省棉花纤维长度、强度和细度不协调的突岀冋题,以综合反映纤维长度、强度和细度协调性的棉花纤维综合品质指数(IFQI指数)指标,对棉花纤维品质进行评价,将其分为优质棉、次优质棉和非优质棉三类。
  2、系统硏究了河北棉区生态地质地球化学基础,明确了影响棉花品质的生态地质地球化学主导因子的优先次序为:气温、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土壤质地和类型。采用“生态位”理论和ArcGis分析技术,建立了棉花生态地质地球化学比配模型,将河北省棉花品质区划为优质棉最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一般适宜区,形成优化布局图。
  3、从适宜区、县域和田块三个区域尺度,提出三个棉花品质区在土壤肥力、质地种植密度三个层次的可调控措施。通过试验研究了优质棉养分需求规律,以区域上发挥生态地质地球化学基础优势、县域制定施肥“大配方”、田块水平依据土壤质地和种植密度进行“小调整”的思路,形成了氨肥“区域总量控制、分时期追肥调控”、 磷、钾肥依土壤肥力和棉花目标产量维持棉田地力、中微量元素“缺补丰控”的棉花优质髙效施肥技术,制定了河北棉区不同土壤类型、质地和肥力水平下的优质棉施肥方案,并制定相应的技术规程2项。应用该技术较棉农常规施肥增产率为5.1~29.2%,中绒棉纤维长度长平均值从29.4提高到30.7mm,比强度从28.1提高到 30.2 cN/tex,马克隆值从5.12降低到4.71,棉花品质显著提高,纤维品质结构明显改善。
  4、分析多年多点气象资料和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发现,棉花生育期≥10℃和≥15℃积温升高明显,在氯化物-硫酸盐盐化土壤条件下,全盐在0.2%以下,适量土壤盐分离子有利于提高棉花品质,提岀了棉花种植区域可以
“北移、东扩”,北移到唐山南部、东扩到滨海盐碱地,为河北省棉花品质区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5、应用推广及效益分析:该技术以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提高棉花品质和保证产量制定配方施肥方案及配套栽培技术,采用“科研院所+农技推广站+农资销售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邯郸、邢台、衡水和保定等15个县进行技术示范与推广,3年累计推广应用169.2万亩,采用优质施肥技术比农民传统增产5.1~29.2%,每亩节支增收99~271元,新增社会总产值1.61亿元。该技术节肥提质、增产增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课题组共发表文章7篇,核心期刊2篇。
  6、本项目经国内同行专家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案例描述

 

适用对象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