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库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LIBRARY

冷连轧机带钢表面缺陷及工艺润滑制度研究

发布日期:2019-12-22    |    浏览:

企业名称:燕山大学

应用领域
其它
应用行业
生产/加工/制造
合作方式

技术详情

(技术特点、主要技术参数、应用范围、市场前景、效益分析等)
  由于高速轧制能够使得冷连轧机的轧制周期大大缩短并且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因此,随着冷连轧工业的发展,带钢轧制的高速化就成为现代化冷连轧机生产的一大趋势。伴随着轧制速度的提高,轧制变形区的温度、摩擦条件、前滑值等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在冷轧带钢表面出现了另外一类与轧制工艺参数及工艺润滑制度密切相关的表面缺陷,其表现形态主要为短粗状的热滑伤与细长状的划痕。这类表面缺陷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品质与市场竞争力,从而立刻成为现场技术攻关的重点。为了实现对冷连轧高速轧制过程中带钢表面质量的有效控制,特对冷连轧高速轧制过程中的打滑、划痕、热滑伤以及振动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及工艺优化技术,包括:(1)冷连轧高速轨制过程打滑模型(2)冷连轧高速轧制过程划痕模型(3)冷连轧高速轧制过程热滑伤模型(4)冷连轧高速轧制过程振动模型(5)冷连轧机组工艺润滑制度优化技术。
  本项目相关数学模型与工艺优化技术被陆续运用到宝钢2030五机架冷连轧机、1220五机架冷连轧机、1420五机架冷连轧机组以及梅钢1420五机架冷连轧机组。宝钢2030五机架冷连轧机取得了热滑伤实际减少44%,薄窄料小时产量实际提高15%,IF钢小时产量实际提高20%,辊耗实际降低14%,年创经济效益1963.11万元的生产业绩;宝钢1220五机架冷连轧机则实现了产品质量明显改善,杜绝了打滑与热滑伤缺陷,产量提高43265吨,0.2-0.25mm的薄带实际平均轧制速度提高34%,0.2mm以下的薄带的实际平均轧制速度提高42.88%的生产业绩;宝钢1420机组超机组极限规格的0.17mm及以下度产品,产品质量达到了机组目前0.18mm产品的水平(产品±0.7%内的厚度精度命中率≥98%,产品<12l内的板形精度命中率≥95.4%。
  本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篇,被授权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获得2005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案例描述

 

适用对象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