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键技术
①填补了露天转地下覆盖层理论和形成技术空白,建立了基于防透水、防漏风、防泥石流等安全功能的覆盖层分层控制理论,发明了露天转地下覆盖层结构与厚度优化技术,发明了覆盖层诱发井下泥石流预防新技术,开发了高台阶翻卸一次性形成覆盖层新技术,形成了露天转地下覆盖层结构厚度确定与形成技术。
②本技术提高了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被推荐为行业的首选技术,已在十余个露天转地下矿山成功应用,在引领矿业科技进步,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首钢杏山铁矿已形成了露天转地下盖层,形成了1200万t/a的转地下生产能力。
③本技术降低了地下开采的风险和成本,提升了露天转地下矿山的本质安全水平,实现了露天转地下安全高效开采,促进了我国铁矿石产量的稳定和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3)技术经济效果
我国重点露天矿有一大批都是20世纪60-70年代建设的,目前都已接近露天极限开采深度,面临露天转地下开采。据测算,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将有60%的露天铁矿要转入地下生产,涉及铁矿石产能约4亿吨左右。这些即将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必须要解决好覆盖层的设计与形成问题,才能保证露天转地下的安全平稳过渡,所以本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用前景。目前,正在开展技术研究的露天转地下矿山有首钢孟家沟铁矿、首钢二马铁矿、河钢庙沟铁矿等6家,预计经济效益可达18亿元。应用项目成果,可减少并下漏风量,降低矿石贫化率,预防淹井、井下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为实现矿山安全开采提供技术支撑。